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吕波、江东)11月10日线上实盘配资,利川市卫生健康局牵头召开共享中药房中药饮片目录集中编制工作会议,标志着该市中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入标准化、集约化新阶段。市人民医院、市民族中医院等各级医疗机构药政负责人及卫生健康局相关工作人员40余人参会,共同擘画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新蓝图。

会议明确,此次目录编制旨在破解基层中医药“用药不统一、质量难保障、服务不均衡”的痛点,通过统一药品管理标准、规范遴选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与效率,同时降低医疗运营成本,筑牢群众用药安全防线。这一举措与利川市今年以来推进的“代煎中药免费配送”“智慧制剂室建设”等民生工程一脉相承,形成“目录统一 + 服务升级 + 技术赋能”的中医药发展新格局。
“共享中药房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而是一场深刻的服务模式革命。”会议强调,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慢性病防治、“治未病”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当前利川已实现代煎中药城乡全覆盖,据了解,该市团堡镇中心卫生院等基层机构通过“国医堂”“国医阁”、中医科升级,门诊量激增65%以上,“中医中药村村行”“艾灸进家庭”等服务惠及辖区及周边千余名群众。此次目录编制将进一步打破医疗资源壁垒,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让乡村群众也能享受到品类齐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服务。
为确保共享中药房建设落地见效,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坚守质量底线,严格遵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以《中国药典》及省颁标准为依据,建立“来源清晰、炮制规范、质量可控”的遴选机制,筑牢用药安全红线,让群众用上“放心药”。实现“三升一降”目标。通过机制创新重构服务链条,进一步提升服务可及性,依托现有免费配送体系,让“上午开方、当日送达”成为常态;提升资源利用率,整合医共体用药需求,优化采购仓储流程,避免药品浪费;提升质量管控水平,构建从源头到配送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步推进电子票据与数字化追踪系统建设;降低运营成本,通过集约化管理减少基层机构在药房建设、人力库存等方面的投入,让医疗资源更集中于服务本身。
利川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利川市已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区域中心药房建设,将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药品统一采购、余缺调度、库存预警等功能。此次饮片目录编制完成后,将与智慧配送、专家驻点培训等举措形成合力,推动中医药服务从“有”向“优”转变,为打造“中医特色+智慧医疗”的基层服务范式提供坚实支撑。
线上实盘配资
领航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